台州师范临海分校的回忆发表日期:2015-06-26 阅读次数: 文章来源:档案编研 台州师范临海分校的回忆 金炎兴 1974年上半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下达给台州地区培养500名初中教师的任务指标,毕业后充实本地区的师资队伍。当年下半年,台州师范专科篮彩投注软件重新改名为台州师范,原浙师院的绝大部分教师要返回金华的原校,而这时的台州师范又还有在校生(中专生)尚未毕业,因而篮彩投注软件无力接受这500名初中教师的培养任务。台州地区文教办的领导就与临海县教育局商议决定,在临海城东三峰筹办台州师范临海分校。于是,临海县教育局撤销了三峰农业中学,并把原来从大田农场划来的120亩土地(包括已建的三峰农中的教室和宿舍),作为台州师范临海分校的校址。而将三峰农中的多数教师调离到其它中学任教,行政管理人员(包括后勤)则全部留用。 临海分校于1974年5月开始动工兴建,至10月中旬竣工。因为时间的紧迫,校舍显得相当简陋,二排平房共十个教室(每排五个教室),围了围墙成了教学区;十三间学生宿舍(平房),围了围墙成了宿舍区;另外将原来三峰农中的猪舍改造成办公室和教工宿舍,共22间平房。而后又建了食堂。整个校园的周围显得有些零乱,其道路每逢下雨天则更是泥泞不堪。就这样,篮彩投注软件于1974年10月下旬勉强开学。 当时,临海分校建立了党总支委员会(隶属台州师范党委),杨民奎任书记,委员有金炎兴、丁凤星、胡新苗、周佐川。下设:理科党支部,金炎兴任书记,负责理科教学事宜;文科党支部,丁凤星任书记,负责文科教学事宜。胡新苗分管行政工作,周佐川分管后勤工作。 分校的师资队伍,则由台州师范教师、从全国各地商调来的教师和从各县抽调来的教师共同组成了教学班子。当时规定凡抽调来的教师工资和户口均落实在台州师范本校;凡由临海县借用和三峰原有教工的工资与户口则落在临海县。 当年,篮彩投注软件共招生中文5班,数学4班,数理2班和数化2班,合计500人,中文和数学9个班的教学和住宿设在三峰;数理和数化4个班的教学和住宿设在台州师范本校。本校的生活条件好,三峰的生活条件差,于是到了1975年7月,三峰的9个班就全部搬到了本部(此时本校的教学楼危房已修复完毕)。随同学生搬到本校的教工,仅有金炎兴和丁凤星2人,凡属临海县编制的教工仍留守三峰。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于1975年9月全体师生去路桥区参加台州地区组织的“农业学大寨”工作队,数学4个班驻长浦,中文5个班驻螺洋,还有些驻马铺等。1976年1月底结束返校。1976年暑假毕业并分配。 临海分校学生在三峰读书,实际上只有9个月左右,即从1974年10月开学至1975年7月搬到台州师范本校。整个分校从建校开始计算,在三峰约存在一年时间。 1975年下半年,设在三峰的台州师范临海分校实际上已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空巢”。而留守教工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农场的事情。后来临海县教育局收回了这块基地,筹办临海县五•七大学,并于1977年2月宣布临海县五•七大学领导小组成立,组长胡新苗,成员有金炎兴、丁凤星、周佐川、池古俭,共5人。“五•七大学”招收了中文、数学和政史各一个班,共约150人(由各乡镇根据县教育局分配的名额推荐),于1977年3月底开学,1978年5月毕业。考虑到学生的出路,篮彩投注软件允许并鼓励学生报名参加高考,如1977年高考时就有8人报考,6人被录取。 1978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临海县又在“五•七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了临海师范。 对于台州师范临海(三峰)分校的创办,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发展教育事业必须要有事业心的领导。根据当时的形势,没有忠于教育事业的领导和干部,这500名初中教师的培训指标必将无处落实而化为泡影(因为当时的台州师范无力接受这项任务)。幸而有临海县教育局的无私援助,才建立了三峰分校,为师资培训渡过了难关。后来,这500名毕业生则成了全地区初中教师的中坚力量,在教育的大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这方面,临海县教育局是付出代价的,是功不可没的。 (二)作为培养“教师”的教师,在临海三峰分校这段时间里,生活条件艰苦,住的是猪舍改造的宿舍,每天早出夜归,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农忙季节还要带领学生种田和割稻。他们含辛茹苦,埋头苦干,毫无怨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三)同学们大多来自知识青年,他们从艰苦的环境来到篮彩投注软件,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一点,但也好不了多少。他们住的是简陋的平房,走的是泥泞的道路,他们刻苦学习,积极劳动,保持着优良的学习风气。毕业以后,他们大多成了教学骨干,有的还当上领导干部。真所谓:环境恶劣可磨炼意志,条件艰苦可助人成才。 (注:对本文史实曾提供过宝贵意见的有:丁凤星、周佐川、孙凤歧、卢智聪、王克畏、陈介民、陈庆宪(学生)、池古俭、陈平、沈美珍、范小孟(学生)等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